2022年9月6日德阳市教研员刘志农老师,在沱江路小学带来了一堂教研课——《篮球运球》。参加本次教研的有市直属东汽小学、经开区金山街学校和沱江路小学的各位体育老师。

本课以“耶”老师开头,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,再从熟悉球性抛接球游戏,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。“教是为了不教”交代到位,引导到位,规则交给了学生来制定,练习方式由学生自己想,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,练习中结合音乐的节奏进行练习运球练习,拓展练习以行进间运球传接球比赛,为下一次课做好铺垫,最后孩子们在一首《幸福拍拍手》中放松。新课程标准中的“学练赛评”体现得淋淋尽致,音乐的节奏与运球节奏相配合,刘老师将学科之间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,有教材、有学生、有激情、有拓展。
课堂片段




教师心声

德阳市沱江路小学 谢建华(校长)
课前热身时,篮球这个道具被安排7种不同形式的活动,孩子兴趣盎然。教学运球时,既有技巧讲授,又有常规要求,再辅以音乐配合,还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运球,各个环节都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。练习过程中,刘老师让孩子自创绕“地垫”运球方式,孩子思考的主动性被调动,训练的积极性被激发,老师眼里有孩子,心中有目标。
德阳市沱江路小学 曹俊
本课是“水平二”阶段的一节篮球运球课,刘老师运用风趣的教学手段,超强的教学组织与引导能力,巧妙的落实了“学、练、赛、评”四个教学环节。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“玩中学,学中玩”,打破了“老师怎么教,学生怎么学”的传统体育课堂模式。课后刘老师提出要准备一节课要落实好“四有”即:有教材、有学生、有激情和有拓展。
德阳市沱江路小学 袁宁蔚
刘老师本堂课以“激发学生兴趣”出发,将新课标提出的“学、练、赛、评”融会贯通。无论是开始部分、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,每一个练习都是环环相扣、层层递进。从自主抛球到加声音“嘿”抛球再到数数比拼抛球,整个练习过程方式多样,就像攀登楼梯一般,一步步深入一梯梯提高。在运球过程中也是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,先让全体学生动起来(野性生长)再提出跟随音乐节奏的要求,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起规则意识和挑战兴趣。到了比赛环节,让学生自定参赛规则,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兴趣的同时,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。每个步骤看似都由学生完成,但实际是老师默默地引领,这便是“教是为了不教”。
德阳市沱江路小学 白奎
专家型教师就是,去掉繁琐的教具,运用朴实有力的语言,呈现完美课堂。
德阳市沱江路小学 何思怡
刘老师的篮球课,是真正的带着学生在体育课堂“锻炼身体,享受乐趣”的。小游戏贯穿整个课堂,带着运动逐渐升级;节奏下《幸福拍手歌》将拍手变成拍球,有意想不到的效果!
德阳市沱江路小学 向均
刘老师的课在课前利用自己的名字,让学生提起对自己的兴趣以及记住自己;课中利用游戏、比赛和奖励等措施,提高学生的主动能动性;课的最后利用音乐的律动进行放松活动。
德阳市沱江路小学 徐肆明
刘老师的课让我体会到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,利用游戏(比赛)等方式,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让整堂课充满活力;在设计课的时候,要充分考虑学情,设计合适的课堂,利用奖励机制激励学生,诱导学生循序渐进,最后适当拓展练习。
德阳市沱江路小学 谢非
此次联合教研刘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一课,上课一开始就问同学们你们的体育老师是谁呀?同学们一口同声回答道叶老师!刘老师说太巧了,我也是耶老师!用这种方式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,带动了学生的激情,给本课开了个好头,在课程结束后也用耶老师结尾,首位呼应,同学们意犹未尽,已经在期待下一次见面了。本课贯穿节奏化,无论是抛球练习中的12嘿,还是小碎步发出的声音,还有掌声鼓励时的拍拍球,再到跟随音乐的节奏运球,都融入自然。
德阳市东汽小学 尹聪
本次课堂,以学生发展为本,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,运用简单实用的方法呈现“学、练、赛、评”四个环节,也提出上好一节体育课要有教材、有学生、有激情、有拓展、有反思的几个要素,才能达到以体育人的最终目标。
德阳市东汽小学 刘伟
观看了刘老师的课,让我认识到了体育课不止有体育训练还可以容入教育心理学和音乐!这样可以让体育课更加生动有趣!让学生在快乐中有更好的锻炼。
德阳市东汽小学 王俊杰
以兴趣为出发点,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。层层递进,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,跨学科、多学科融合。
德阳市东汽小学 杨小斌
在观摩了刘老师的展示课后,学到了如何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,关于教、练、赛、评等环节,要注重“评”的环节,评价要及时,要以赛促评,要以“学、练、赛、评”一体化为方向,把关注点放在学生思维运动的发生上,营造身体练习和思维练习共存改学形态。
德阳市东汽小学 黄蓉
刘志农老师在课上以游戏形式的多样化,吸引着学生的目光,不管是热身部分还是运球部分都能抓住学生的喜好,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,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练赛评一体化。本堂课课堂结构符合小学体育教学流程;能以学生为主体,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、自主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。
德阳市东汽小学 车翔
今天听了刘老师的课,打破了我以往认为需要提前见学生才能上课的思维。在课堂上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,哪怕只有简单的器械运用了良好的方法一样也能达到极佳的效果。
德阳市东汽小学 唐力熙
课堂内容之间的衔接,授课内容以及组织形式的多样化,学生的练习密度、练习强度、主动参与性,课堂目标的达成有效结合,在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一堂高质量的观摩课,受益良多。
体育课堂的道路还很长,学习我们一直带路上。